1月10日消息(通讯员 润生 报道)为争取在协同创新中心第二个建设周期中“取得重大突破”,为区域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1月8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在图书馆六楼小会议室召开了“生物多肽糖尿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座谈会。
生命科学学院此次会议特邀请了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池汝安、湖北大学科研部部长肖德、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马立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科办主任黄昆、湖北丽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舒志远、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志平、武汉华龙生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楚华共七位校外专家参加,校长赵作斌教授、校党委书记涂方剑教授、校长助理彭元杰教授等出席,共同探讨协同创新中心二期的定位、方向。
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首先向各位到场专家致谢,并一一进行现场介绍,他表示,希望各位专家能不吝赐教,畅所欲言,为了中心的明天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随后,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阮金兰教授以PPT的形式向在场专家介绍了中心一期的主要目标实现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心下一期的设想。他说:“中心以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为着眼点,以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为研究重点,以生物多肽为切入点为总体思路,实现了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集约创新平台的搭建,生物药物研发的优秀人才团队的形成,承担了一批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他列举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中心”的定位问题和“中心”的目标问题。关于“中心”下一期设期设想,阮院长表示,要进一步全面落实省教育厅要求,人才聚集、培养与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完善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承担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企业行业能力,快速提升科研成果产出能力。
会上,湖北大学科研部肖德部长首先做了发言,他针对武昌理工学院的资源与地位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心”定位提出“小、实、可行”三点特征建议,并强调了“特色”要作为重点考虑对象,注重科研中心和平台的关系,研究力量的本校化、本土化,指出民办高校不存在体制问题,此方面优于公办高校,建议可聚集多学科人才,将70%经费用于人才的安置与引进方面,在科研经费方面应以学校投入为主。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立新院长在发言中结合自身的实例提出强调了“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重要性,并指出民办高校应当集全校之力一起治理,提出可以采取奖励机制,可从预防、功能型肽等方面着手,提出“定位要有弹性”的建议。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黄楚华总工在发言中指出其可以主要瞄准国外专利中即将到期的多肽类药物,并对多肽的合成及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武汉工程大学池汝安教授在发言中建议研发一批功能明确的功能肽,进行预防、防治的基础性工作,力争承担国家项目,力争为协同单位解决问题。湖北丽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舒志远总经理在发言中指出“中心”标题中的“生物、多肽、糖尿病”三个词汇表明的定位方向过窄,强调了协同的必要性,提出各类大型设备设施可协同外部(如生物城)进行,主要应针对软件(人才)进行引进,结合自身研究情况,建议“中心”不能定位为药物,建议命名考虑代谢疾病类名称。华中科大张志平教授在发言中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引进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人才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中心”基础设施投入的必要性。最后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黄昆院长在发言中指出了“中心”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在产学研结合与转化方面,具备企业优势;同时,在学科规划与建设的成果与指标方面,认为在成果转化方面有潜力可挖,产品市场前景很好。
大会最后,该校校长赵作斌教授作总结性发言,他表率,此次大会收获很大,“中心”的定位、方向、名称都清晰了,同时对华龙公司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他说:“我们吸取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最后感谢各位专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