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成功举行“生命组学的发展及脂质组学分析”的学术讲座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5-10-21 10:14:41 阅读:

中南在线10月21日消息(通讯员 饶梦婷 报道 李婧怡 摄影)为搭建学术交流桥梁,助力师生把握分析化学领域前沿方向,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于10月20日18:30-20:00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学术讲座《生命组学的发展及脂质组学分析》。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虎威主讲,生科学院百余名师生现场参与,共同探寻生命组学的科学奥秘。

刘虎威教授是分析化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现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曾担任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多项重要学术职务,同时兼任《色谱》执行副主编、《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副主编等国内外核心期刊编委,在生物与药物分离检测领域深耕多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学术成果享誉业界。

讲座中,刘虎威教授以“生命组学的发展脉络”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分支领域的演进历程,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组学技术如何从“单一分子研究”走向“全景式生命解析”。针对师生关注的脂质组学,他重点阐述了其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中的核心价值,结合自身团队研究案例,详细介绍了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在脂质分离与检测中的应用原理与实践突破。

“脂质组学就像为生命健康装了‘精密探测器’,能捕捉到疾病早期的分子变化。”刘教授用生动类比让抽象技术变得易懂,同时分享了当前脂质组学在肿瘤早筛、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引发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组学技术在临床转化中的难点”“青年学者如何切入相关研究领域”等问题积极提问,刘教授逐一耐心解答,给出兼具专业性与指导性的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此次讲座不仅让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们深入了解了生命组学与脂质组学的前沿动态,更激发了生科学院学子们对分析化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趣。参会师生表示,刘虎威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今后的学习与科研提供了宝贵思路,期待学院系未来能举办更多此类高水平学术活动,持续拓宽学术视野。 (完)




上一条: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开展“高通量敞开式离子化质谱分析技术与应用”前沿学术讲座
下一条:多学科联动解码成才路径——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打造“全景式”专业教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