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5月29日消息(通讯员 李珍意 报道)为激发大学生对微观生命世界的探索兴趣,提升专业素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5月29日下午,由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生物医药协会承办的“微生物的介绍”主题分享会在学院社团活动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面向协会全体成员,采取“一人一讲”的开放形式,大家自选一种微生物,通过独立查阅资料、制作PPT或手绘海报,带来一场轻松而充实的“微生物达人秀”。

两周前,协会在微信群发布“微生物自选清单”,从常见的大肠杆菌、乳酸菌到颇具神秘色彩的嗜热菌、放线菌、绿藻病毒等60余种微生物被一抢而空。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钻进图书馆、浏览中英文期刊、检索专利数据库,甚至走进教学实验中心借来显微镜拍照,只为在台上呈现最准确、最生动的一手资料。为了让分享更具吸引力,不少同学还自制了菌落模型、拍摄趣味短视频,提前两天就到活动室调试投影,气氛堪比“期末成果展”。
两个半小时的分享会,二十场报告涵盖医学、工业、农业、环保等多个交叉领域,掌声、笑声此起彼伏。比如,“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合新闻案例剖析其耐药基因传播途径、嗜热菌如何在90℃热泉中生存,并引申到PCR技术中Taq酶的应用、“微生态护肤”角度剖析酵母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功效。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协会秘书处将所有PPT、参考文献和演讲视频整理成“微生物知识库”,上传至云盘,供全院同学免费下载。

分享结束后,进入“闪电问答”环节。台上同学随机抽取台下观众提问,诸如“如果 MRSA 出现在食堂后厨,你会如何取样检测?”“怎样让乳酸菌在常温下保持活性?”等贴近生活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把讨论氛围再次推向高潮。会长王晨最后总结道:“今天我们用好奇心代替课本,用分享代替考试,希望大家把这份热情带回实验室、带回生活,让微生物不再只是考卷上的名词,而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
此次分享会完全由学生自主策划、自主执行,没有教授参与,却同样专业、生动、富有深度。它不仅拓宽了会员们的微生物知识视野,也锻炼了资料搜集、逻辑表达与公开演讲能力,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近了成员距离,为协会营造了“人人爱分享、人人能分享”的学术氛围。生物医药协会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打造“学生主导、开放包容”的第二课堂平台,让更多同学在思想碰撞中收获成长,在探索微观世界的旅程中勇敢前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