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9月30日消息(通讯员 饶梦婷 报道)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本领,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4级学生近日奔赴荆门京山,开启为期九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生命科学学院的学子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景区营地,完成多项劳动任务与研学考察,在汗水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感悟劳动意义。

实践活动以“沉浸式劳动+实地研学”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在营地内,生命科学学院学子们率先投入玉米脱粒工作,手持工具分工协作,将金黄的玉米棒逐一脱粒归仓,在重复的劳作中体会粮食收获的不易;随后转战美人谷与月亮湾、绿林寨等地,相继开展搬运种植土、割除杂草、道路填土等任务。在美人谷,生科学院的同学们肩扛手搬,将种植土运送至指定区域,为景区植被养护筑牢基础;在月亮湾与绿林寨南寨,手持镰刀穿梭林间,仔细清理杂草,助力区域生态维护;绿林寨道路填土现场,生命科学学院学子们挥锹铲土、默契配合,用双手平整路面,保障通行安全。

劳动之余,研学考察活动同步推进。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们走进美人谷与绿林寨,实地探访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在美人谷,近距离观察峡谷生态风貌,了解当地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在绿林寨,结合历史背景探寻古寨文化,感受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融共生。从体力劳作到知识探索,生命科学学院学子们在切换中拓宽视野,实现劳动实践与知识学习的双向提升。
此次京山劳动教育,不仅是一次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九天时间里,生命科学学院同学们克服天气与体力挑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各项任务。无论是田间的弯腰劳作,还是研学路上的认真记录,都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此次劳动教育实践,让生科学院学子们走出课堂、贴近自然,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深刻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内涵。

本次劳动教育结束后,记者采访到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胡瑞年,他讲道:“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魄,更能培养其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希望同学们将这次劳动的汗水化为成长的养分,既要在实验室里钻研科学真理,也要在田埂间懂得耕耘的意义,用双手感知生命的力量,用实践锤炼担当的品格,真正成长为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的新时代青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