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实验课“居家化” 学院一老师将课堂变“烘焙房”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0-04-10 00:00:00 阅读:

 

 

 

48日消息(大通社见习记者 薛继楚 报道)“多少水温能让发酵效果最好”“发酵过程要不要保持恒温”。近日,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1901班学生在生物工程系主任赵钊的带动下体验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实验课,虽然没有培养基、培养皿、显微镜等常用的微生物实验设备,但同学们在家中也直观地“见证”了酵母菌作用的全过程。赵钊主任奇思妙想让微生物实验生活化,让学生在烘焙中体验微观世界细菌工作的“魅力”。

赵钊,讲师,博士,生物工程系系主任,生物工程专业带头人,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研究人员,微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微生物学》课程的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当初上学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实验课,之前在实验室自己制作过酸奶,这可以作为我们实验教学的一种探索”赵钊主任说,他通过“酵母菌发酵的原理及酵母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原理,引导同学们用家中常备的发酵粉“发面”(发酵面粉),做出成品面食。同学们各展其华,在体验实验乐趣的同时,也体验到舌尖上的愉悦。面包、馅饼、油条、手擀面等纷纷现身课堂。从和面到“实验作品”出炉,同学们全程参与,长辈做面食的经验和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碰撞。

生物工程1901的徐文静结合课件和课堂上赵钊主任的讲授,理解“酵母菌发酵的影响因素”后,精心准备小盆、发酵粉、面粉等“家用实验”器材。她把酵母用温水化开,加白糖和水,再用筷子把面搅成絮状,下手揉成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盖上盖子发酵,等面团体积发酵到两倍大时取出揉面排气……最终在家人的帮助下,她成功的做成了油泼面、花卷。制作过程中,她还向家人普及酵母菌发酵的原理以及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徐文静说:“这次尝试面粉发酵,ppt上发酵过程的图片真实展现在眼前,让我对发酵的认识更加具体形象,更能记住课本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点。

据悉,科研是生命科学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院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在教学中也注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统一。此次受疫情影响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们顶住压力,多次研讨实验课该如何开展等问题。此次赵钊主任实验课“生活化”的教学无疑是一个良好开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作业的方式达到实验的目的让理论和实践结合,寓教于生活。

赵钊主任说:这是第一次19级的同学授课很期待与大家见面这次实践活动虽然不能亲自指导,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同学们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完)




上一条: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在线学习”聚精会神氛围浓
下一条: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有条不紊 老师“云辅导”严把论文“质量关”

关闭